中国太极拳网
当前位置: 中国太极拳网 > 太极研究 > 内容正文

太极拳的三种功夫

作者:小拳王 来源:中国太极拳网 发布时间:2009-12-01 17:25:45 【字体:

        太极真功到底是一种什么功夫,有志于此者不可不详察焉。笔者有幸先后跟随数位大师习练各式内功拳,虽自知驾钝,功浅识微,但有幸亲眼得见并领略过先辈大师炉火纯青的太极真功,对此梦寐以求,并常常揣摩其中奥妙,有时似乎偶有所得。太极功夫博大精深,形意悉备,难以尽言。领会前人真知灼见,结合自己点滴体会,我以为,就太极功夫的练用内涵及特点而言,最能代表太极功夫的主要是三种功夫,即松柔功夫、知觉功夫和内劲功夫,三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

一、松柔

松柔是太极功夫中最基本的要素和特征,可以说是个“门坎儿”。开始学拳即要求松柔,到高级阶段后仍是如此,它贯穿太极功夫的始终,离开松柔,太极拳的所有要领都不会做正确,更谈不上得到太极功夫。太极拳的松,是周身内外之松,是在意念的虚领下节节松开,无丝毫死硬僵固之意,但又松而不散,松而不乱,松中有神,松中有连。太极拳的手法、身法、底盘、整劲等,所有的基本功法和圆活、轻灵、浑厚的状态,以及知觉功夫和内劲功夫,都离不开“松”。
有些人认为,不使劲就是松,这是不准确的。松是指精神上和形体上全面的彻底的放松,达到“松净”状态,即彻底的放松干净,不存半点抽力笨劲,这是一个无限追求的过程。人在练功之前,关节发硬,拙力横生,是很难放松的,即使有一定的功夫,若没有真正得到松的要领,仍会处于自以为松而实际并未松开的状态。如对敌之时,或因急于求胜,心浮气躁,在动作上强压于人;或因怕处于被动位置,便强拔硬挺,出现“顶牛”现象。须知“由己则滞,从人则活”,松柔功夫高深者对敌时能随屈就伸,做到“舍己从人”,而不至于“舍近求远”。有些人教拳或学拳,一开始就从“用”人手,实属不当。正确的练法应当从“松”人手,自始至终,在每招每式中悉心体会“松”的感觉,使每个动作要领都能在意念的引导下,用放松的过程去完成。这种练法虽然在某一阶段看起来进步很慢,但这是真正太极功夫的开始。相反,不正确的练法会把人引向歧途,以致于“学拳容易改拳难”。松则灵,松得越好,灵敏度越高,以至达到“一羽不能加,蝇虫不能落”’的境界。正如试验室所用的分析天平,之所以比大秤灵敏,主要是因为它的设计精密,松滑无碍。人体在“松:’的状态下,腰胯自由灵活转动,各个关节轻灵无滞,筋骨顺合,气脉贯通,意无间断,各种功夫劲法才能准确到位。同时,只有“松”得好,才能沉得好,形成一动俱动的整体之力。若有邪横硬力未除,则会出现凹凸、断续,消减太极内力的发挥。有些人认为,“松”只有“化”的功能,这是不全面的。“松”不仅是“化”的前提,同时也是“发”的必备要素。旧时用人力打夯,几个人同时用力将夯高高举起,然后全身带动手臂往下松抖,类似拳法上的松肩坠肘,以丹田之气发生催力,贯于夯体,其冲击效果远远大于用手机械地将夯体硬压下去。在“松”的基础上,通过内在意识统领,使整体协调一致,便可产生“柔”劲。犹如竹条,根根纤维将其他组织均匀地串联起来,使其整体富有良好的弹性。因此,练太极功夫与练习举重、拳击、健美者的肌肉结构特点是完全不同的。所以说,真正太极功夫上的“松”和“柔”,是在内意统领和内力充贯下的“松”和“柔”,无丝毫滞重,无刹那间断,外观如行云流水,内察却柔韧刚强,完全不同于只重外在表演的“松”与“柔”,更不同于杂技中的“柔术”。
只有在松柔的状态下,才能使人体爆发出惊人的力量。我常常想起小时候看到的车把式挥鞭驭马的情景。马鞭子的鞭杆是用·弹性很好的合股竹竿而制,其顶部再绑上一截更细更柔,弹性更好的细竹枝,行内人俗称“小鸟”(因其极松软,颤颤抖抖,似雀跃之状而得名)。“小鸟”顶端系垂着鞭绳,鞭绳末端为鞭梢。车把式挥鞭发力前,往往先将鞭子在空中舞动起来,使“节节松开”的鞭杆、小鸟和鞭绳、鞭梢形成一个整劲,“蓄劲如开弓”,然后再用力打去,此时鞭把往下挥动的带动力,通过鞭杆的杠杆力和“曲中求直”的弹力得到放大和后续延长,再通过灵活的“小鸟”,“周流无碍”地传给鞭绳,最终集中贯注于鞭梢,“发劲如放箭”,经过数次放大和加压,自然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。因此好的车把式有时一鞭下去甚至能将烈马致于死地。而换成锐器刺,造成的创伤,也未必有鞭打的伤害大。此例虽不及:“弓箭”之喻更接近太极蓄发之势,但鞭杆之柔韧,“小鸟”之灵跳,鞭绳之松软,以及整体传递发力时的情状,也直观地说咀了太极功夫中“松柔”、“轻灵”的摹本要素为其根在脚(鞭把)、发于腿(鞭杆)、主宰于腰(小鸟)、形于手指(鞭绳及鞭梢)的完整一气,较为形象地体现出太极劲“极柔软,然后极坚刚”的劲力升华过程。

二、知觉

知觉功夫就是我们常说的由“听劲”到“懂劲”的功夫。虽然人人都有知觉的本能,但那只不过是一种低层次的条件反射,只有通过悉心训练,才能成为太极功夫中的知觉功夫。正如杨澄甫所说:“知觉运动,虽固有之良,亦甚难得之于我也。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。”

 知觉功夫是在松静功夫基础上的第二种功夫,实际上是“知人”的功夫。如果说松柔是体,重在知己,知觉则为用,重在知人。能知觉,方能屈伸动静,见人则开,遇出则合,着来则降,就去则升,阶及神明。“人不知我,我独知人”,就是这种功夫的真实写照。“知觉运动来相应,因敌变化示神奇”,完全是靠意念的反映和身上的知觉。知觉功夫的不同点,不是一般意义上说的手疾眼快,也不是局部的招法动作,而是周身一家,粘、黏、连、随,“挨着何处何处击”。此种境界虽然也离不开眼观耳听,大脑支配,但仅靠这些远远不够。顶、匾、丢、抗之病,多因不懂知觉而生。
“懂劲”是知觉功夫的最主要标志。。它的锻炼方法主要是在老师的指导下,通过推手、问劲和听劲来体会提高。推手时,因为对方的意识和劲路是千变万化的,因此,自身的知觉和感悟也会随之而变。对练推手,主要是在“不丢不顶中讨消息”,兴趣点全在知觉功夫的高低。动知者易,运觉者难。太极拳高于其他拳种之处,全在精神之内敛和神经感应之灵敏,凡全身所触之处,皆如昆虫之触角一样灵敏。在太极推手中,每一个定式都会变化成无数的活式,所以都要在松静中随着接触点上的消息去知觉,去想像,去判断,去灵活多变,死招死术不是真功夫。只有真正懂了劲,有了知觉应变能力,才能做到人刚我柔,我顺人背,“走”“粘”自如。李雅轩先生说:只要懂了劲,变一百个方式也一样,都是太极劲。
高级阶段的推手不用眼看,手臂之上,甚至周身好像生耳长眼一般,所以有时将推手叫做“听劲”或“摸劲”。功夫高深者甚至用黑布把眼蒙

住,但各种劲路仍了然于心,做到“彼有力我亦有力,我力在先;彼无力我亦无力,我意仍在先”,“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,权彼劲之长短毫发无差”,“彼劲方挨我皮毛,我之意已人彼骨内”(李亦畲先生语)这样的境界,没有长年累月的真功夫是达不到的。太极推手虽不是散手之实战,却是太极功夫独到而又不可逾越的锻炼方式,推手功夫长一分,散手功夫也便长一分。太极高手与其他拳师实战,如不求一招制敌,立见胜负,竞技者必会在太极高手的引吞之下,被黏牢而不得脱,其劲力、招术无从施展,只能于不觉间形成自然而然的“太极推手”而处处被动。推手是锻炼知觉功夫的主要方式和途径,练习手眼身法步等审敌之法和点上的知觉发放功夫。

三、内劲

内劲是太极拳最核心、最有特色的功夫,它不仅是技击实力的体现,更是保全真身和“养吾浩然之气”的高级境界。内劲功夫是松静功夫和知觉功夫的综合体现和最高表现形式,只有练就上乘的内劲功夫,才可以说太极功夫到家。经过长期气敛入骨的修炼,会感到一种雄浑沉厚的内在劲力充满身心,虽筋皮柔软于外,而腹脏坚实于内,外示安逸,内固精神,真气充足,内如江河气腾然。
太极内劲是一种充盈之气和内在精神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合成力,经过“行气如九曲珠,无微不至,运劲如百炼钢,何坚不摧”的过程,“煅造淬火”而成。它既刚又柔,既柔又刚,刚柔相济;既有方向,又无定向,八面支撑,浑身是手;既是实实在在的本体力量,又是虚灵变幻的内在意识;既无形无象,而又能切实感知得到。太极内劲不是单质的搬砖抬石的笨力,往往是与对方之力合在一起而显奇,在这点上,和知觉功夫中的“因敌变化示神奇”是相吻合的。太极浑圆劲极柔软,然后极坚刚,积柔成刚,无坚不摧。“以柔克刚”、“四两拨千斤”、“借力打人”,是太极拳的主要特点,但绝对不是说没有内劲,功夫的本身主要是指内劲,没有内劲功夫,遇到强手,不但发不出,也化不开。杨澄甫在《审敌法》中说,“与人对敌,先观其体格大小,如身体大,必有莽力,我以巧应之;如其身体小,我以力攻之,所谓遇弱者力胜,遇强者智取。”可见太极功夫并非全然无力,其妙在于灵活机动,不使蛮力而已。再如武禹襄的“若物将掀起,而加以挫之之力”,都阐

相关推荐
  • 热门
  • 推荐
排行榜
相关章节视频
太极拳推荐